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环县:发力农业供给侧提高产品附加值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雄涛
    2017-06-09 16:33:51    来源:陇东报   转载
    环县:发力农业供给侧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源:陇东报 作者:安志鹏 李文 责任编辑:徐明霞 发布时间:2017年06月04日 点击数: 50

    连日来,环县虎洞镇高庙湾村的群众和往年的忙法不同,没有一味地扑在玉米地里锄草、放苗、追肥,而是大都忙在了果园里,疏花、浇水、打药、施肥。这一变化,是环县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,也是环县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。

    近年来,环县着眼打破传统小农经济的“死胡同”,从群众最直接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,提出了“县南苹果、县北枸杞、全县草畜杂粮”的产业改革格局。

    喊出的是“口号”,群众看的是实效。2016年,环县新栽植了8000亩枸杞、8000亩苹果,在技术上“请进来教、走出去学,邀请在外种植多年的本县籍群众回乡种植‘经验田’”,打开了苹果、枸杞种植的新局面。

    环县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160多万亩,大多为山洼地,收割难度大。去年以来,环县提出“地膜覆盖、机械收割、公司收购”的梯田种植商品苜蓿思路,洪德镇耿塬畔村一年间试点种植3000亩,让群众尝到了“种草比种粮收益高”的甜头。今年,全县推广梯田种草10万亩,并开建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,让环县的草畜产业延伸链条,提高直接经济效益和产品附加值。

    曲子镇楼房子村村民杨志礼发展育肥羊畜业多年,规模一直保持在500只左右。羊只出栏的时候,一般都是运到宁夏出售,费时费力,还增添了路费、消耗了羊畜体重。看着县上已经开建的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,杨志礼心情大好、信心倍增,表示将扩大养殖规模,把“羊事业”越搞越红火。

    为解决群众致富缺资金的难题,环县在金融体制改革上下实手,每个村都建立起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,增设金融营业网点25个、便民金融服务点385个,实现了所有贫困村全覆盖,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  与此同时,环县积极引导土地流转,支持产业发展,安排专项资金,协调贴息贷款,支持电子商务发展,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,实现了21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,累计交易额4.12亿元、线上销售额9700万元。

    环县还在脱贫攻坚上,探索创新了“精准定贫、基础扶贫、产业带贫、扶智治贫、兜底脱贫”五大脱贫模式和“任务县乡齐担、督查效责齐问、考核奖惩齐举、干部进退齐施”四项攻坚机制,在实施路、水、电、房、田五项基础脱贫工程和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的基础上,创新开展了智力扶贫“十大行动”,增强了群众内生动力,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